查看原文
其他

危机应对:五大环节哪个最关键?

2017-09-06 网络舆情




  在当前的自媒体时代,因为日趋复杂的舆论环境、各类利益相关群体诉求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所面临的舆情呈现高发趋势,而危机事件最终给涉事单位造成的形象伤害也越发明显。具体来看相关单位的危机应对现状,可以用“目标明确,现实无奈”来概括。



  面对突发的舆情危机考验,各涉事主体的目标其实很清楚,就是想办法减少媒体、舆论对事件的关注,降低事件的舆论热度直至舆情平息。虽然近年来伴随各单位相关人员舆情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舆情处置水平的提升,整体舆情危机的应对实战能力在稳步提高,但就多起重大突发舆情危机来说,应对处置还是非常被动。问题集中体现在事发之初对舆情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在应对过程中声明回应、媒体采访、舆论引导等多个环节,仍存在不足之处。



舆论关注是危机应对的主战场


  在应对实操方面,我们对应对策略的执行手法已相当娴熟,尤其体现在媒体沟通、舆论引导等方面;但在基本概念与规律特点层面,我们通常只是感受到舆情危机可怕与破坏性的一面,但对其自身构成要素、相关特点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明显不到位。我认为舆情危机事件有五个必要构成要素:危机矛盾、话题敏感性、相关群体诉求、声誉公信力、舆论关注形势。

  危机矛盾为专属于舆情危机事件的矛盾类型。对于舆情危机事件来说,危机矛盾是舆情危机的内在核心推动因素。

  话题敏感性,是危机事件话题致敏程度的直接体现,致敏程度越高,后期舆论集中关注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话题敏感性是事件舆情后续关注的潜在“加速势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危机事件最终的舆论关注程度。

  人是舆情危机的关键构成要素,结合大量舆情事件的发展趋势来看,“身份决定立场”是恒定不变的基本规律,不同相关群体的关注点与诉求点差别明显,整体来说是舆情事件发展的外部推动力。

  声誉公信力,是危机涉事主体在舆论定势与公众内心的基本认知印象。对于舆情危机来说,声誉公信力能量强大且弹性空间大:良好的声誉公信力,是危机发展的“防火墙”或“制动器”;反之,则会成为事件发展的推动力。

  相比于前述相对隐蔽存在的四大构成要素,舆论关注无疑是危机事件最明显、最直观的体现形式,也是我们感触舆情危机的直接介质与载体。形象描述,舆论关注就是危机事件应对的“主战场”,因此,我们可以把舆论关注称为危机事件的外在表象。



舆情研判是危机处置的核心环节


  舆情危机处置的实施环节应该包括监测、预警、研判、处置、修复五个环节。

  对于舆情危机处置来说,监测环节的作用就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敏感舆情信息。研判环节,就是客户方面在获得舆情预警信息后,对事件舆情发展趋势做出全面、客观的分析判断,并对后续的应对策略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处置就是对舆情危机事件的具体应对过程,具体措施和技巧很多,在此不做过多说明。修复环节,即当舆情危机对涉事主体声誉公信力形象造成较明显创伤后,要考虑通过正面舆论引导、网评引导等措施,对涉事主体的形象进行修复。

  对比来看,研判环节是整个舆情危机应对处置的核心环节,因为具体后续的应对策略要来源于研判分析,可以说研判分析是决定最终应对成败的关键环节。但就众多单位的应对处置实操来看,研判分析是最容易被忽略或无视的,而这正是导致最终应对不利的根本所在。



舆情素养就是生产力


       笔者长期进行有关网络舆情与危机应对的培训,遇到过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与时刻。有一次是在河南省网络舆情分析师培训课上的交流环节,有一位学员在描述舆情素养重要性时所说的“领导重视(舆情素养)就是生产力”。的确,对于舆情危机应对与日常舆情管理来说,相关单位的领导,尤其是“一把手”必须要高度重视,只有领导带头相关工作才容易真正落地和取得实效。



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舆情应急小组组长 王洪波

来源:《网络舆情》第67期 政府应对·舆情素养

页面编辑:发行部 林敏瑜




外卖垃圾围城 破解污染考量多方智慧

严治网络跟帖水军,营建积极的舆论生态

二三线城市能留住高端人才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